假冒手錶銷售商嘅屋主被認定對商標侵權負有責任。 OMEGA訴375 CANAL案

假冒手錶銷售商嘅屋主被認定對商標侵權負有責任。 OMEGA訴375 CANAL案

美國商標灋賦予商標所有人以可能導致消費者混淆嘅方式排除他人使用該商標嘅權利。 商標侵權係擅自使用商標,其方式可能會對商標產品嘅來源造成混淆、欺騙或錯誤。 商標所有人可以通過對被指控嘅侵權者提起訴訟嚟打擊商標侵權。 訴訟可以請求強制令,以防止侵權活動以及已經發生嘅侵權嘅金錢賠償。

当人們想到商標侵權時,佢哋通常會想到直接侵權,其中被指控侵犯商標嘅人就係銷售侵權產品嘅人。 存在其他法律理論,即使被告唔係直接侵犯商標嘅人,都可以對商標侵權被告施加責任。 《兰厄姆法案》並無明文規定,但美國最高法院已經承認,”商標侵權嘅責任可以超越嗰啲實際用他人標誌對商品進行錯誤標記嘅人。 見INWOOD實驗室公司訴艾夫斯實驗室公司,456 U.S. 844 ( 1982 )。

在INWOOD實驗室,製造商向藥劑師提供咗一種品牌名稱為商標嘅藥物嘅通用版本。 其中一些藥劑師錯誤地把一瓶普通藥片稱為商標藥丸。 原告起訴仿製藥製造商而唔係藥劑師,其理論係仿製藥製造商促成了商標侵權。 最高法院認為,”如果製造商或分銷商故意誘使另一方侵犯商標,抑或如果製造商或分銷商繼續向其知道或有理由知道從事商標侵權嘅人提供其產品,製造商或分銷商應對因欺騙而造成嘅任何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貢獻者侵權者向直接侵權者銷售產品嘅關係相對直接。 然後,問題就變成了哪些其他業務關係將使供應商對促成客戶商標侵權負有責任?

歐米茄SA,SWATCH SA,訴375 CANAL,LLC,19-969-cv ( C.A.F..C.2021 )係一個案例嘅例子,其中屋主被發現對其租戶嘅侵權負有責任。

敗在這個案子中,曼哈頓擁有375運河街緊。 該物業有好長嘅訴訟歷史,指控
假冒和商標違規。 2006年,纽约市再次起訴被告在運河街375号出售假冒商品。被告因銷售假冒商品而造成滋擾。 在兩起案件中,被告與該市和解,並同意停止銷售假冒產品。 喺2010年12月嘅一次警方刺殺中,發現假冒嘅歐米茄手錶喺運河街375号出售。 原告僱傭嘅一名私家偵探證實,假冒嘅欧米茄手錶出售緊。

2012年9月,原告起訴被告提供商標侵權。 原告稱,被告繼續租用運河街375号嘅空間,儘管佢哋知該物業嘅供應商銷售假冒緊嘅歐米茄商品。 地區法院裁定原告贊成,並裁定110万美金。

被告向第二巡迴上訴法院提出上訴。 在上訴時,被告嘅主要論點係,地區法院冇要求原告證明被告繼續向被告知道或應該知道侵犯咗原告商標嘅特定、已查明嘅供應商出租空間。

第二巡迴法庭駁回了被告的論點。 在庭審中,原告證明被告故意對375運河發生嘅商標侵權行為視而不見。 故意失明令被告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儘管唔知銷售假冒商品嘅特定供應商嘅身份,只要缺乏知識係由於故意失明。 由於原告提出證據,證明被告故意對其租戶嘅商標侵權視而不見,第二巡迴法庭確認咗地區法院嘅裁決。

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或意見,請發送電子郵件至:admin@uspatentlaw.cn